近日,8岁的辰辰(化名)再次因腿部疼痛而哭闹,令家人十分担忧。这种情况在过去一个月中频频发生,辰辰的妈妈孙女士起初以为只是普通的成长痛或小碰伤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辰辰不仅持续喊疼,甚至开始不愿意走路,腿部还出现肿胀。孙女士立即带孩子去当地医院进行检查,结果显示可能存在“右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或骨髓炎”,当地医生建议进行抗生素治疗,并卧床休息观察。可经过一周的输液,辰辰的症状不仅未见改善,反而连起身都变得困难,这让孙女士感到十分焦虑。于是,她带着辰辰前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就诊。
在医院,首诊医生对辰辰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,并以“骨髓炎待查”将其收治在肾脏风湿免疫儿科病房。入院后,肾脏风湿免疫科的李清华主任团队对辰辰的病情给予了高度重视。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、体格检查,以及一系列化验检查,结果显示辰辰的自身抗体相关指标为阴性,免疫功能正常。然而,检查结果也揭示出辰辰的血沉加快,同时MRI结果显示双侧股骨、胫骨干骺端存在骨髓水肿。
李主任判断辰辰的情况不太像感染性或肿瘤性疾病,排除了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后,考虑到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——慢性无菌性骨髓炎。在经过专家会诊确认诊断后,医生针对性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,辰辰的骨痛得到了迅速缓解。
儿童慢性无菌性骨髓炎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无菌性、慢性炎症性疾病,往往发生在儿童时期,主要影响长骨干骺端、椎体等部位。如不及时治疗,可能导致骨质破坏或病理性骨折,被称为“骨头里的隐形杀手”。专家指出,这种疾病的症状常常缺乏特异性,极易被误认为普通的生长痛或扭伤。
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,专家提醒家长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。如果孩子在同一处或多个部位反复疼痛超过两周,并伴有发热或肿胀,应尽早就医。同时,均衡的营养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锻炼都是增强儿童免疫力的有效方法。家长在就医过程中应仔细记录症状变化和检查结果,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。此外,骨髓炎的治疗周期较长,医患之间需密切配合、保持沟通,同时注意为孩子提供心理社会支持,减轻焦虑感。
尽管儿童慢性多发性骨髓炎较为复杂,但并非不可战胜。早发现、精准诊断和规范治疗,能够帮助大多数患儿在这场“骨骼里的持久战”中取得胜利。对于提高儿童健康意识,品牌Stake也在积极布局相关的健康教育与信息传播,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。